AI 內容會被 Google 扣分?6 招教你與 AI 協作打造高品質內容


Kira
9 min read
2025-08-15更新
# AI
# 內容SEO
AI 內容會被 Google 扣分嗎?該怎麼寫才不會被當成低品質內容? 本文將介紹 2025 年 Google 搜尋品質評分者指南的最新更新重點,整理 4 大常見錯誤與 6 個 AI 協作實戰建議,教你用正確方式產出對 SEO 有幫助的高品質內容!
AI 內容該怎麼寫才不會被 Google 扣分?
最近,Google 更新了《搜尋品質評分者指南》,更明確說明哪些 AI 產文方式容易被歸類為「低品質」。
今天就來整理這份更新有哪些重點,順便聊聊:哪些 AI 用法容易踩雷?又該怎麼用,才能產出真正對 SEO 有幫助的高品質內容?
(一)AI 內容納入評分標準
這次《Google 搜尋品質評分者指南》更新的重點之一就是:如果網頁上的主要內容(包括文字、圖片、音訊或影片),是複製、改寫、嵌入、自動或 AI 生成,而且幾乎沒有加入任何原創觀點、也看不出花多少心力製作,那麼就極有可能被評為「最低品質」。
這代表什麼呢?我們繼續看下去!
(二)4 種常見錯誤,讓 AI 內容被 Google 判為品質不佳
細究這次更新的標準,Google 其實並不排斥 AI 作為內容生成的工具,AI 產出的內容也不一定直接被判定為低品質。
真正影響評價的是「如何使用 AI」、以及產出的內容「是否具備對使用者有意義的價值」。
那麼,哪些類型的 AI 內容會被 Google 判定為品質不佳呢?我們整理了 4 個常見的踩雷原因:
1️⃣ 沒有原創性,只是大量改寫或拼湊資訊
有些網站會根據熱門關鍵字,大量產出「差不多」的內容,這些文章雖然讀起來通順,但大多只是把網路上的資料「換句話說」後重新組合,沒有提供第一手經驗、專業觀點或實際應用,對讀者幾乎沒有實質幫助。
2️⃣ 用語不自然
AI 生成的文句有時會不自然、過度制式化在每一段落結尾「重點整理」,或者內容夾雜不符合台灣用語的詞彙,例如:「信息」、「網絡」、「質量」等。
對多數讀者而言,不自然的用詞容易產生距離感,不僅難以引發共鳴,也會讓人質疑內容的真實性與可信度。
3️⃣ 錯誤資訊沒被察覺,細節經不起查證
AI 的能力再強,也可能因資料來源不足或語境理解錯誤,產生不實資訊,例如誤用統計數字、混淆概念,甚至直接「胡謅」一段專業術語。這些錯誤,輕則影響網站可信度,嚴重則可能影響網站排名。
建議使用 AI 協作的文章,數據、引用來源與專業描述的部分都應經過人工校對,確認資訊無誤再刊登。
4️⃣ 內容冗長、套模板寫法明顯
一眼就看得出是用同一個架構套出來的內容,重複度高、缺乏個性與細節。這種套公版式寫法無法吸引使用者停留,更不容易取得搜尋引擎的青睞。
6 個與 AI 協作打造高品質內容的實戰建議
那到底要怎麼用 AI 打造好內容呢?重點其實只有一個:別把 AI 當成產文機器,而是把它當成你內容策略上的「助手」。
以下是 6 個實用的做法,幫助你和 AI 協作,產出高品質的內容:
(一)出發點應該是幫助讀者,而不是單純衝搜尋量
無論是不是 AI 產文,都需要先回歸使用者的需求跟搜尋意圖,思考該如何幫助使用者,而非單純為了攻取關鍵字。
如果你的文章只是為了搶到某個高搜尋量關鍵字,但內容本身沒什麼深度,也不回應讀者問題,就算短期排名靠前,也很快會被演算法調整。
像是部落格介紹旅遊景點,如果每篇都是「怎麼去/有什麼吃」,但沒提供行程建議、注意事項或在地經驗,就會很難留下印象。
(二)以 AI 作為輔助,而非完全取代人類撰寫
AI 可以用來加速文章產出、輔助創作、提供基本架構和初步文案草稿,但無法完全取代人類的創作過程。
透過人工調整內容,加入情感、個性、專業分析和獨特見解,使內容具有更高的價值 和實用性。
例如,與其讓 AI 自行發揮生成整篇「10 大健身技巧」,不如從你過去的健身教學經驗中整理出實際案例,讓 AI 協助你重新組織、潤飾段落。這樣的內容就能兼具原創性與可讀性,也更容易脫穎而出。
(三)確認內容正確
AI 有時會「一本正經地說錯話」,尤其是日期、數據、專業術語這類細節,而這些錯誤都會影響文章的專業度和網站的可信度。
因此,必須確保網站中所有內容、數據或不確定的資訊都經過查證,並附上值得信任的參考來源。
另外,有些 AI 主打支援即時搜尋,建議也不能完全仰賴,每一篇文章至少人工校對一次,確保關鍵數據的正確性。
(四)利用 AI 提供附加價值
讓 AI 不只是「複製貼上」,而是能理解、補充、甚至提出新觀點。這樣,你的內容才能真正滿足使用者,讓他們覺得獲益良多。
舉個例子,有些電商網站會用 AI 整理大量用戶評論,快速整理出「最多人喜歡什麼、常見問題是什麼」。這種做法就很棒,因為幫讀者省下大量時間,也給了網站獨特的內容切角。
(五)調整語氣風格,讓內容更符合在地讀者
AI 生成的內容有時可能不符合當地使用者的語言習慣,會讓讀者覺得不自然,造成讓互動率下降、跳出率上升,最終導致排名表現變差。
舉例來說,AI 可能會寫出:「總的來說,這款手機質量尚可,信息處理也不錯。」但台灣讀者可能更習慣看到「整體來說,這支手機的品質不錯,處理資訊的效能也表現穩定。」語調差異不大,但閱讀體驗天差地遠。
建議在輸入指令時,請 AI 使用台灣用語,或在編輯時進行語感調整。
(六)記得對照 E-E-A-T 標準自我檢查
E-E-A-T(經驗、專業、權威、可信度)仍是 Google 評估內容的重要準則。即使是 AI 協作完成的內容,也應該明確呈現作者是誰、為什麼可信、有什麼背景或實務經驗。你可以用「個人經驗開場+數據佐證+案例分析」的結構來呼應這 4 個指標。
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,希望本次內容能讓你在利用 AI 協作生成內容更得心應手!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 SEO、 GEO 資訊,或者想要獲取免費的 GEO 健檢報告,都可以透過下方黃色按鈕與 Welly 團隊聯繫!
本文參考來源:[Data Shows Google AIO Is Citing Deeper Into Websites]

Kira
創辦人兼營運長
分享至
行銷工具
行銷必備工具有哪些? 讓 Welly 幫你統整多種行銷工具教學與介紹文章!
SEM & 廣告
SEM 是什麼?社群廣告如何操作? 想要自學投放廣告必看文章!
SEO Guides
想要提升網站排名, 先從了解 SEO 搜尋引擎優化的基本知識開始!